《邴原泣学》
作者:明代 ・ 礼赞
邴原少孤,数岁时,过书舍而泣。师曰:“童子何泣?”原曰:“孤者易伤,贫者易感。夫书者,凡得学者,有亲也。一则愿其不孤,二则羡其得学,中心伤感,故泣耳。”师恻然曰:“欲书可耳!”原曰:“无钱资。”师曰:“童子苟有志,吾徒相教,不求资也。”于是遂就书。一冬之间,诵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。
注解
书舍:书塾。 中心:内心里。 恻然:怜悯,同情。 国士:国家杰出的人才。 就学:开始学习。 何以:为什么。 少孤:年少失去父亲。 就书:上书塾(读书)。 孤:幼年丧失父母。 过:经过。 泣:小声哭。 恻:心中悲伤。 亲:父母。 羡:羡慕。 其:他们,指代书舍里的学生。 得:能够。 中心:内心里 感:伤感。 伤:悲哀。 苟:如果,要是。 愿:仰慕。 书:学习。 徒:白白的,此处指不收费。 资:费用。 遂:就。 卒:终于是。 诵:背诵。 就:靠近,此处指就书,即上学。 凡:凡是。 以:用。 故:原因;缘由。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tides.cn/shici_bing-yuan-qi-xue_li-zan